2025年11月,全国消防安全月如期而至,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34个全国消防日。在“预防为主、防消结合”的方针指引下,物业服务企业作为物业管理区域消防安全的直接责任主体,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万千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,更影响着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根基。消防安全不仅是物业服务的“必修课”,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“生命线”。
一、生命财产的守护是安全价值的直接体现
        物业管理区域是人民群众居住生活工作、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空间,而物业服务企业正是这一空间的安全“守门人”。火灾的防控关键在于物业服务的日常管理,从每日巡查中清理楼道堆积的杂物,到及时制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、私拉电线充电等危险行为,再到保障消火栓、喷淋、监控系统等消防设施完好有效,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,实则是阻断火灾隐患的关键环节。
        若物业企业疏于管理,导致消防通道堵塞、设施失效,一旦发生火灾,小隐患便可能酿成大灾难。可见,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,是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、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。
二、法定职责的践行是合规经营的必然要求
        消防安全并非物业服务企业的“自选动作”,而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强制性义务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》《物业管理条例》等法律法规均明确要求,物业服务企业需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管理,开展防火检查巡查,保障疏散通道畅通,并组织消防宣传与演练。这种法定责任兼具强制性与不可替代性,构成了物业企业合规经营的底线要求。
        由一些发生过的案例中充分说明,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不仅会面临行政处罚,若造成严重后果,更可能承担刑事责任。对物业服务企业而言,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既是遵守法律的基本要求,也是规避经营风险的必然选择。
三、社区治理的关键支点是共治格局的核心纽带
        消防安全治理离不开政府统一领导、部门依法监管、单位全面负责、公民积极参与的协同体系,而物业服务企业正是串联各方力量的核心纽带。在社区层面,物业企业通过张贴宣传海报、播放警示案例、组织应急演练等方式,能有效提升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,让“人人讲消防、个个会应急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        同时,物业企业既是业主违规行为的劝阻者,也是消防隐患的发现者,更是衔接政府监管部门的传递者。对无法劝阻的违规行为及时报告属地街镇、消防救援部门。这种“上接监管、下连业主”的角色,使物业企业成为推动形成“共治共享”消防安全治理格局的关键支点,为平安社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。
四、企业口碑硬核名片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
        当前物业服务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,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已成为业主选择物业、评价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。试想,一个消防通道畅通、设施完好、定期开展演练的小区,与一个楼道杂物堆积、消防器材缺失、安全宣传空白的小区,必然形成鲜明的口碑差异。从长远发展来看,物业服务企业通过专业化的消防安全管理,既能减少火灾事故带来的财产损失和纠纷隐患,更能赢得业主的信任与认可,进而提升续约率和品牌影响力。
        消防安全无小事,防微杜渐是关键。在2025年全国消防安全月到来之际,物业服务企业更应深刻认识到,消防安全工作不是负担,而是责任所系、价值所在。唯有将消防安全融入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细节,以制度化落实责任、以专业化防范风险、以常态化开展工作,才能真正守好一方平安,为业主筑牢安全家园,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作者:唐山市物业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